格尔木机场 从起飞到腾飞
1985年,刚从气象学校毕业的韩志杰来到格尔木机场参加工作。报到的日子他记得很清楚:9月16日。这个日子不早不晚,正是机场停航的第二天。 这是这座始建于1966年的机场第一次停航。60年代末建成后,格尔木机场起初只由空军使用,70年代中期开通了民航业务。机场海拔2800米,术语称为“高高原机场”,对飞行员和飞机性能要求都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飞机都可以执飞。 停航之前,往返格尔木机场的是伊尔18客机。这种飞机由苏联生产,到了80年代陆续退役。由于找不到合格的“继任者”,格尔木机场不得不停航。 在机场工作却见不到飞机,韩志杰有些无奈。这时,大家都在盼望能找到合适的飞机,恢复机场的业务。韩志杰还在《中国民航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等待》的文章,描述了自己期待的心情。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10年。这也是机场发展史上,最艰难的10年。一开始,大家还信心满满,但几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飞机,人员开始分流,只有少数人留下来值班,韩志杰也是留守人员之一。他回忆,最艰难的时候,机场经常停水、停电,甚至连暖气都停了,那种煎熬的感觉至今难忘。 1996年3月15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沉寂多年的格尔木机场迎来了复航。一架图154客机在韩志杰和同事们兴奋的目光中,加速、爬升,飞向蓝天。这座曾经“名不副实”的机场,终于“起飞”了。 然而,考验还没有结束。此后,机场又经历了两次停航,都是飞机原因,好在时间不算太长。三次停航,三次复航,机场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2003年,民航开始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地的民航局也改制为企业。格尔木机场的转折点到来,经过改扩建,跑道、停机坪、航站楼设施都有了新面貌,机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短短几年间,机场客运吞吐量从几千人到过万,再到2万、4万,2010年突破10万大关。航班次数从最早的一周1班到3班、5班,到天天都有,甚至一天3班、5班。 机场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因素有很多。格尔木市是一座移民城市,居民出行的目的地较多,但机场转企之前,航线只有一条,而且设置也不合理,转企后,航线开始贴近市场需求,西安、成都等航线陆续开通,吸引了乘客。同时,格尔木市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商务旅客大量增加。 2014年左右,格尔木机场的票价打折成为常态,进一步拉动了客流量。上世纪末,一张机票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工资,而此时,格尔木机场机票价格最低只有300元左右,普通居民也可以轻松接受。去年,格尔木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149000人,大部分都是格尔木市的普通市民。 作为见证了格尔木机场发展的“老民航”,如今已担任机场副总经理的韩志杰对未来发展十分看好。“首先,航空出行会越来越普及,其次,格尔木地理位置非常好,发展潜力巨大。我最期待的是格尔木旅游业的发展,这将给机场带来大量的客流,同时,机场的发展又可以拉动旅游业。” 按照规划,到2025年,格尔木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5万人次,并将适时开通至乌鲁木齐、北京、敦煌乃至珠三角地区的航线。到时,地处戈壁深处的格尔木市,与省内外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便捷。 “机场的发展只要上了轨道,就是跨越式的。75万这个量听起来很大,其实并不夸张,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对此,我有一百个信心。”韩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