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美食之旅甜品遍布每一天
无锡美食探秘:甜品盛宴与江南风味
近日,网络上一句话甚是流行:“糖分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游乐园。”吃糖时,身体会疯狂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然而,尽管知道糖会导致肥胖和老化,小编依旧难以割舍手中奶茶和甜点的放纵之乐。
虽然水里加糖都能成为快乐之水,但并非所有甜都能让人情不自禁。例如,将糖与中式料理结合时,只有特定的菜式才能避免成为“黑暗料理”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辣味城市各具特色、声名远播,而甜味江浙沪圈却难以唤起路人的食欲,即使被誉为“美食盆地”。
上海、苏南、杭帮菜都带有甜意,可最擅长享受甜蜜的是无锡。在无锡,可以打破对菜肴加入糖分的偏见,从而开始这段旅程。
无锡本帮菜,被誉为天下第一甜,无锡人的嗜好对于其他地方如同三巨头般令人侧目。在这里,每天都是说话都像吃了几天那样悠然自得。
白糖拌面在这里并不罕见,即便是在炒青菜也常常加入大量白糖。此外,当地人即便面前摆着五颗星级水蜜桃,也要再加一份绵白糖来调味。这些都是无锡独有的风味,让人难忘。
元末画家倪瓒所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收录了五十余道菜肴,其中四成用到了蜂蜜或是大米等调料。这正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新鲜蔬果和花生油的喜爱,以及对烹饪技艺高超的心理预期。而今天的小笼包,也成为了外地游客必逛的地方,它们代表了“无锡好吃”的象征性存在。
小笼馒头,以其薄皮且韧劲十足闻名于世。但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一口咬破皮后,“一吮满口卤,鲜而不腻”那股香气。这种制作工艺,让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发现了一种新的惊喜。
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粗暴地将口味归纳为南方喜欢咸北方喜欢甘。但身处江南的无锡,又非北方又非蔗产区,为何它却拥有如此惊人的嗜好?
一切,都可以从太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说起。一张苏州到上海的地图,就像抱住一个怀抱,一只手环绕着苏州,另一只则拥抱着无锡。这座坐落于太湖北岸的小城,就像是一个守护者,在亚洲第一长河旁边安静守候。发达的人文环境,不仅吸引了旅游,还给予了这个城市丰富历史文化背景,使其成了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
潮湿的气候,对于久居此地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必须补偿热量损失的手段。而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无锡居民习惯享受稻米中的甘露,从富含淀粉的大米中汲取那股温暖舒适的情感。此外,这里的宜人的气候以及良好的农业条件,更增加了这里人口众多的情况,使得经济发展迅速,其文化底蕴也随之丰富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方式——通过分享美食来表达关怀和友情,这样的生活方式深深植根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共同记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