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馒头惊艳世界秒杀法国马卡龙日本和菓子同时他的造假水果也引人瞩目就像探索世界十大名胜古迹一样令人叹
王志强,江湖人称“面点王”,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面果儿”震撼了世人。这些看似用面粉制成的水果,其表皮纹理、色泽和质感都与真实水果无异,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真的用了面粉做出来的。柿子上带着柿蒂自然翘起,草莓籽清晰可见,橙子和柠檬表皮粗糙如同超清摄影无法发现破绽;香梨颜色渐变,即使是触摸也能想象出真实梨子的触觉和味觉。
这样的心思并不难,但关键在于那双被时间磨练出的神奇的手。在北京前门饭店当学徒的16岁王志强,他师父李德才曾被誉为京城“包子李”。李德才严格要求徒弟,每天早到晚退,都要自己打扫、收拾,端茶倒水,这些杂事全由他包揽。
经过勤奋学习,一年后,他终于能够开始学入门,并且得到师父满意的一道漂亮立褶。随后他继续练习包水饺和烧麦,再到春卷皮,这其中尤其困难,因为需要一斤面七两水,而且摊饼要求一气呵成,手得快火候得准确。
直到有一天,师父让他抓热饼铛,那一次抓出的春卷皮刚好。这次害怕导致失败,却反而成功。越是害怕越是做不好事情,所以学手艺贵在踏实。
1971年,他成为亚非拉乒乓球友好大赛国宴厨师,在那里创作了一道名叫“蛋糕乒乓球拍”的菜肴,以示友好。他从此发现了创新之美,不断尝试新的菜式,如对尼克松访华时创作“熊猫戏竹”,中国第一次登南极时制作“冰山企鹅”。
脑中有新想法,就必须立即记录下来。他还突发奇想,用面粉蒸出面果儿,从蔬菜中提取颜色,而非使用色素。他坚持传统烹饪方法,但将其用于创新作品,使得每一份食物都充满新意和艺术性。
尽管近年来国内市场多样化,有西方糕点店兴起,但传统糕点日益式微。退休后的王志强仍不愿安静下來,他培养后辈,同时努力将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中,使之既不守旧也不失本真。在这个机械化时代,当所有食品似乎都追求批量生产时,还有像王志强这样的人,用手工方法呵护每一餐的温度,让每一口食物都充满爱心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