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扔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世界十大旅游胜地吸引着全球游客的脚步
当初日本被扔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世界十大旅游胜地,吸引着全球游客的脚步。广岛,乃是日本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于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对于日本而言,可谓是历史悠久。在这里,有着被誉为“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神社大鸟居,有着日本第一个公立现代美术馆。在1994年,广岛还成功举办过第12届亚运会,成为了日本的城市名片之一。另外广岛还是日本西部地区的工业中心,有着包括汽车和石川岛重工在内的诸多大型工厂企业。其与吴市、尾岛、三原等卫星城市,一同组成的广島都市圈,乃是当前日本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如今的广岛,高楼林立,欣欣向荣,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派祥和之景。然而谁能想到,这是一座遭受过轰炸的城市。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1945年的那个夏天,此时二战已经接近尾声。三大轴心国势力中,只有亚洲的、日本还在负隅顽抗。
虽然战败已经成为定局,但日方并不甘心,他们越临近毁灭,就越表现出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在后来的冲绳战役中,即使美军拥有制海权、制空权,以及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也依旧苦战了三个多月,并且付出了近八万人的巨大伤亡。
为了保全美军士兵生命,更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残酷战争美国选择动用杀手锏,在1945年8月6日上午,在广岛投下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炸弹。“小男孩”并不是普通炸弹,而是一颗威力相当于1.4万吨TNT能量的大规模破坏性武器。这次核爆炸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仅摧毁了大量建筑,还产生了辐射作用,对周围的人员造成了严重伤害。
紧接着,在1945年8月9日上午,又一次核爆炸发生在长崎港,是一颗代号为“胖子”的装置。这两次核爆炸导致无数人员死亡,大量建筑物被毁。但就在人们以为这些事件将永远留给这两个城市带来阴影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它们能够迅速恢复过来。
实际上,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太靠谱。当时关于“爆炸后数百年不能住人”的说法,其实更多的是当时Japan为了博取同情,有意渲染轰炸对于两座城市所造成损失。而且,当时国际社会对于Nuclear weapon(核武器)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于今天,所以这样的说法也就不那么可信。
事实上,我们必须搞清楚:Nuclear weapon(核武器)并不代表,那些被称作Atomic Bomb(原子弹)的东西,与切尔诺贝利那样的泄漏不能等同视之。大部分放射性材料都在短时间内通过裂变消耗掉了,而且因为冲击波分散,因此真正落在地面上的放射性物质很少。而辐射值很快就会降低到安全水平,让居民可以重新回归生活正常状态。
总结来说,当初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时候,如果真的按照俄罗斯专家的建议,用小型化剂去反应掉当地环境中的放射性原子,那或许会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是这样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所以需要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研究才行。此外,因为这种情况涉及到的危险性极高,同时又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所以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和评估后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