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火艳铁扇公主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寻宝奇遇
在彭州的花园沟中,隐藏着一处名为光化寺的古迹,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段未知的历史,而对那些对佛教感兴趣的人来说,却是探索和欣赏的一大乐事。这里曾经是道因法师,唐代著名高僧,在圆寂后被埋葬于四川彭门光化寺北岩。欧阳询之子欧阳通所书写、李俨撰文之千古名碑《道因法师碑》详述了他的生平事业。
我和同伴们在戊戌年二月二十五日踏上了前往彭县花园沟的旅程,一路上,我们的心情既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在那里,我们不仅找到了或然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光化寺遗址,还遇见了一位酷似某熟人的女孩,这让我不禁回忆起《赛斯书》中的“或然的自己”这一神秘概念。这让人思考,当我们的世界从第三密度转变到第四密度时,有无可能“我”与“非我”不过是一个分歧,而某物某事可能既在此处又在别处?
据龙显昭《巴蜀佛教碑文集成》记载,唐代道因法师刻经之地正庵位于今彭县葛仙山花园沟中正庵,但当我们按图索骥寻找时,那里已变成了新建的大型道观——葛仙观,而过去的小正庵则据说在80年代因为兄弟冲突而被焚毁。我们持有《道因法师碑》向当地道士求证,但他们对所谓光化寺毫无了解,这让人感到困惑。
这次旅行也让我深思过往文化内核是否已经丧失,即使是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地方,如果人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深层次中华文化认同,“中国”这个概念是否还能够存在?历史上的日寇侵华,也基于他们认为自己并非侵犯“华”,而只是夷狄,因此这种视角影响了他们行为背后的理念。
之后,我们去探访了山后那片开发成冰川漂石遗迹景区,除了两块晚清题刻外,其余石刻皆由电脑字体制成,让人感到愤懑。而这些看似随意涂抹的文字,却反映出社会中许多问题,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走进山林,我扶一棵千年古树默祷,同时也思考着人类精神世界是否仍旧保持其活力,或许有些人的梦境中出现僵尸,便能窥见现代社会的心灵状态。此行结束后,我和朋友们再次聚首,对话自然转向修宪议题。在前清戊戌年以来,每逢第三个戊戌年的时间点,都似乎预示着历史转折点。而这一次,又将如何展开呢?
最后,我以一种留念般的手势题字于石阶,然后离开。我相信,只要人类心灵继续追求真理,不断创造新的符号形象,就一定能够超越现在的一切限制,将精神世界带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