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环游记第三季免费观看完整版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探秘
在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的探秘之旅中,我们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也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沧桑。道因法师,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与玄奘法师共同翻译佛经,他圆寂于长安慧日寺,但他的骨灰被埋葬在四川彭门光化寺北岩。这座古老的寺庙曾经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欧阳询之子欧阳通所书写、李俨撰文之千古名碑《道因法师碑》。
戊戌年二月二十五日,我们一行人来到彭县花园沟,希望能找到或然的光化寺遗址。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神秘现象,一位女士与我有着惊人的相似。她身影如同幻影,在繁忙的人群中悄无声息地消失。我不禁思考起《赛斯书》中的“或然的自己”这一概念,这让我的思绪飘向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局限于第三密度的存在状态?当这个世界转换到第四密度时,我与非我之间是否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区别?
据龙显昭《巴蜀佛教碑文集成》记载,唐代道因法师刻经之光化寺遗址位于今彭县葛仙山花园沟中正庵。但是,当我们寻找这片历史痕迹时,却发现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新建的大型道观——葛仙观,而过去那座中正庵则因为两兄弟间冲突而被焚毁。面对我们的疑问,庙里的道姑警惕起来,她认为我们持有此碑拓片是想攘夺庙产。
这种现象让我想到斯宾格勒所说的“假膺体”,即矿石化了动物和植物残骸,用以比喻那些失去了文化内核但仍保持外表完整性的事物。如果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上被称作“中国人”的人们已完全丢失了对中华文化深层认同,那么“中国”这个概念也许早已不存在了。
在一家农家乐享受午餐之后,我们前往山后探索。在这里,这个山谷已经被开发成为收费景点——冰川漂石遗迹景区。除了两处晚清题刻,其余所有文字都是用电脑字体刻制出来,这让我感到极大的愤慨。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的社会将所有文化内容都替换成没有意义、缺乏文化内涵的地理符号,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人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是拥有活泼易感的心灵,并通过制造符号来表达其心灵活动。如果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投射到外部世界,只不过是全凭工业复制品,那么这些人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心灵不过是一个空壳,没有任何生命力,只是一个工业产品而已。
电脑字体滥用的现象,不仅反映出我们的时代,更是我们普遍价值观念的一面镜子。而且,它还似乎预示着现代社会某些成员的心灵状况,比如梦境中的僵尸,是不是也反映出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
最后,在山沟尽头的一棵千年古树下,我默祷了一番,然后离开。当车辆抵达宋塔附近的一个云居院时,一位朋友突然提起修宪议案。他说:“前清戊戌年以来,每逢戊戌年,就发生重大历史转折。”他的话让我联想到历史自有一定的节律,而我则留下题字,以此纪念那些节律般重复出现的人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