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瞄准在哪里拍的 瞄准取景地景区介绍
《瞄准》这部电视剧的整个场景还是非常宏大的,作为一部谍战片,这部电视剧尽可能的恢复了当时繁华的上海景象,而这些场景有的是搭棚,有的是实景拍摄的哟。
在哪拍的
《瞄准》制作规模庞大,辗转象山、上海、横店等地进行拍摄,共设置场景579个,租赁摄影棚16个,面积高达35000多平方米,搭景面积高达30000平方米,工作人员最多时超过1500人。叶进军表示,《瞄准》虽为小荧屏作品,但其制作上完全遵循电影化制作水准,该剧一方面打破电视剧传统的正序结构,尝试电影化时空叙事风格,当下与回忆交错穿插,唤醒细腻自然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全程采用世界级电影拍摄设备,灯光舞美、服化设计都比肩。与此同时,《瞄准》主打“狙击技术流”,将枪林弹雨的精彩画面通过高质感的镜头语言全景呈现,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饕餮盛宴。
部分景区介绍
正在热播的谍战剧《瞄准》第10集中,公安局准备在松江站跟水母暗杀组进行一场伏击战。剧中的松江火车站的拍摄地,就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新桥镇的中国海影城,很多朋友可能还是第一次听到“中国海影城”这个名字,更多的人只知道象山影视城,其实,中国海影城与象山影视城隔街对望,占地约1000亩,由浙江广电投资15亿打造而成的影城。
这是一座仿造的时期的北平火车站,也就是《瞄准》剧中的松江站,坐落在浙江中国海影城内。在我眼里,这座火车站是我见过的所有影视基地里布置得最为精致的一座。当你一踏入这个地方,就会被它的感为之惊叹。
火车站的铁围栏和出站大门。剧情中,公安局便衣和水母暗杀组人员在火车站蓄势待发,水母暗杀组人员光头打扮成搬运工,他的任务是一旦发现有情况,马上拔掉插在搬运车上的小红旗,通知同伙。
剧情中火车站候车大楼门前,人来人往,戴墨镜的女人(水母暗杀组人员)混在人群中,一旦看见光头拔掉插在搬运车上的小红旗,马上摘下墨镜报警,示意同伙停止行动,马上撤离。
《瞄准》这部剧在细节上很有历史感,如实还原了当时上海的相对“先进”程度:
1、电话机、电话亭,长途电话。
1876年,美国的贝尔和华生发明了电话机,仅过一年后,上海的徐华生就根据西方报纸中对电话机的介绍,成功仿制了中国第一部电话机,并投入使用。
1879年9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申请电话专营权,并获得批准。
1926年,上海有了市内长途电话,市内华洋两个电话系统也开始互通,并且打破了以往电话“各自为政”的局面。
所以,《瞄准》里女特务打的这通长途电话,就是特指1926年之后的上海市内长途电话,虽然华洋两个电话系统已经互通,但是转接、人工等等程序复杂,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
2、天气预报。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1900年3月,瑞典爱立信电话公司上海代理商与数英商、华商注册成立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是年8月,设在汉口路的公司中央交换所开通,通话处不下百处。该公司除经营私人电话、公用电话的业务外,还兼营徐家汇观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业务。
早在1900年,上海就已经拥有天气预报业务,只是播报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含糊、 也就是说,百年之前的上海人出门前,已经能接听电话提示的天气预报业务了。
《瞄准》中,“池铁城”那场跟随大雾伺机而动的暗杀事件,就是接听了电话提示的天气预报,而采取的敌特行动。
3、消防栓、救火队
1866年7月20日,上海第一救火队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同年8月,虹口第二救火队成立,此时的拥有水枪、钩梯、斧头、救火车、抽水水泵车、蒸汽水泵车、抽水机车、救护车、以及一系列街道消防栓。
没错,150多年前,上海就已经有消防栓的存在了。《瞄准》中苏文谦救下欧阳时,正好撞在消防水龙上,体现的正是上海当时的最现代化的一面。
4、幻灯片
1933年前后,上海的工厂就有能力自制幻灯机了。
1937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访华,在做关于“原子核”、“物理中的因果律”等演讲,当时在演讲过程中,用了幻灯片做展示。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都已经用赛璐珞制成的幻灯片充当教具了。
在《瞄准》中,1949年的门,理所应当地使用幻灯片,针对敌特分子做案情分析。
5、电影
据上海《申报》记载,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上海,1908年,上海就有了可同时容纳250人观看的电影院:虹口大剧院。之后,兰心大剧院、美琪电影院、大光明影院……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百老汇,中国电影之都。无数电影人汇聚于此。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票房席卷全球,上海也不例外。
《瞄准》剧中,“小雪”喜欢的白雪公主蛋糕,就是上海电影产业发达的证据:
6、传真机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比电话发明还要早三十年。传真通信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
上海由于有出版业、报业的基础在,传真应用的非常广泛。
7、移动式步话机
“曹必达”手里拿的像“大哥大”一样的东西,正是大哥大的爷爷——移动式步话机,二战前就已经配备在美军部队中, 这种步话机重2.3千克,工作波段为3.5~6兆赫,通信距离在1~4.8千米。我们在美国二战电影中,经常能够看到:
上海解放后,军管部门收缴了这些步话机,配备给公安局,用于对抗敌特工作,正是情理之中。
8、上海电力系统
当时,上海是中国电力系统最好,家用电器最多的城市。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盏电灯、第一家电厂、第一条线路、第一只电表、第一台变压器、第一条电缆、第一座变电站。
1861年的时候,在上海租界的英国商人提倡用煤油灯,于是集资建厂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向用户提供煤气照明,从南京路的河南路到外滩,10盏路灯也都是煤气灯照明。
1882年英国人李德创立上海光电公司,煤气照明与电力照明展开了竞争,一度煤气照明因为价格低廉、亮度高取得了上风,但后来因为电灯发展,煤气照明被电灯打败。
从大英自来火房,演变出来的“火表”一词,被套用在电灯照明上,一直沿用下来。 电厂刚诞生的时候,家用电器只有电灯,所以电厂也叫灯厂,用户买灯,就要拉电线,拉电线就可以用灯照明了。因为沿袭煤气灯的火房叫法,火表一词也就流传下来了
《瞄准》中,女特务打电话谎称自己是电力公司的,要求查电表,蛋糕房负责人要求员工查“火表”走了多少,一听历史感就出来了。
1924年,上海华生电器制造厂从一个小作坊转型,还研究出了摇头电风扇、自冻器、等电器设施。因此,《瞄准》中的摇头电风扇,同样符合当时上海的史实,观众不必觉得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