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牵手迈向富裕路
“修这两栋楼,购置旅馆里的设备,没用国家一分钱。”札达县香孜乡热布加林村农牧民施工队负责人索南多吉指着位于县城街边的农民旅馆,自豪地说。 近年来,札达县提出了“旅游强县、开放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及“以项目为支撑,农牧、林果为两翼,旅游开发为突破口”的指导思想。依托旅游业,札达县基建、宾馆、餐饮、农牧业等加速发展。同时,通过大力扶持、延长旅游产业链,以能人带动的方式,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旅游富民 能人带动 索南多吉就是通过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的能人。 索南多吉介绍说:“以前,我们都是以农牧业收入为主。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我们商量着成立了这个施工队,最初只有20多人。6年来,施工队发展得越来越好,去年为村里171户贫困群众分红40多万元。” 据了解,这个农牧民施工队成立前,札达县所有项目均由外来施工队承担。2010年,施工队注册成立后,在评估施工队施工资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札达县政府把一部分项目交由施工队承担。 除了在县城进行民俗街扶贫综合体的建设,施工队同时还在修建热布加林村色嘎组的水渠。现在,热布加林河坝已经竣工,清澈的河水开始滋润青稞地和牧场。 有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实力,热布加林村村民说话和干事的底气更足了。看到来札达县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索南多吉又发现了商机。几年前,施工队从利润里先后拿出近500多万元,在县城修建了农民旅馆,并由热布加林村村民经营。 索南多吉告诉记者:“我深知受穷是什么滋味。作为,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继续带着乡亲们致富。” 优质服务 收获自信 参与旅游开发,札达县群众在当地能人带动下,快速脱贫;参与旅游服务,札达县群众收获了自信。 札达县托林镇札布让村是一个有36户人家的小村,坐落在美丽的象泉河畔、古格遗址旁边。一排排漂亮的村居错落有致,阳光下白杨树在风中哗哗作响,村民旦增正在家门口等儿子格桑旺堆开门。 旦增告诉记者,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身有残疾的他开起了家庭旅馆。“到旅游旺季,一年至少也有5000元的收入,还不耽误农活。”旦增自豪地说。 几分钟后,一位两脚泥巴、挽着裤腿的年轻人气喘吁吁地把家门钥匙递给旦增。他就是格桑旺堆,县里《梦回古格》情景剧的演员,他正在给家里的青稞地浇水。 进入农家小院,打开客房门,一张张藏式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干净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旦增说:“我身体不好,也没有什么技能。这些年,来古格遗址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年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就住到我们村。” 今年4月,旦增的妻子旺姆到拉萨参加了由札达县组织的厨师培训。“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把服务做得更好,有更多的收入!”旦增自信地说。 延长产业 拉动一片 旅游业具有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广阔空间。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了解到,目前,自治区旅发委正在制定《“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产业扶贫的子规划。按照此规划,全区1000个行政村、6.2万群众将通过开办农家乐、乡村游、旅游产品深加工等,实现增收脱贫。 在札达县城以北,象泉河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西瓜已经挂上了藤蔓,青椒也已经收了一茬。这些水果蔬菜,除了供应县城和游客,还有少部分卖到了狮泉河镇。 县城以西的苗圃里,鸟儿在树林里飞来飞去。柳树、白杨,从青海引进的青杨、沙枣等耐旱树木长势正好。苗圃负责人扎西多布杰告诉记者,近年来,要全面改善县城和各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这对树苗的需求量很大。这个苗圃的面积有30亩,有5个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都是贫困群众,一年有4万多元的现金收入。 围绕旅游业发展,札达县还制定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加工业、基础设施、边贸、电子商务等发展规划,在使景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使群众能从旅游中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