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探寻三希堂的历史长河与文化深邃
探寻三希堂的历史长河与文化深邃:一览乾隆帝书房的文人雅致与古典韵味
在北京故宫养心殿西暖阁,隐匿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小书房——三希堂。这座书房原名温室,后来因其内藏乾隆帝珍爱的三件古代墨宝而得名。其中,“三希”有二解,一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二是珍惜稀世珍宝。在这座狭小却精巧的空间里,乾隆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与历代书法大家齐名。
《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被乾隆帝收藏于此,不时把玩。此外,还敕命刻石500余块,将内府所藏书法作品选编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共分32册。至清末,其传始广,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1951年离宫之后四易其主的《中秋帖》和《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后送还故宫,但“二希”未能同行,《快雪时晴帖》则流落台北故宫博物院。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墨宝依然承载着无尽历史故事。
在狭长的小室内,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过去:楠木雕花隔扇隔开南北两间小室,小炕上摆放着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有一铺可坐可卧之处,是乾隆御座的地方。高炕坐东面西,对联分别张贴在御坐上方和两旁,为空间增添了一抹浓郁文化气息。
此外,小室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艺术品,无论是金廷标绘制的王羲之学书图,或沈德潜作的《三希堂歌》,董邦达山水画,都让这个狭小空间充满了无限韵致,让人沉醉其中,不禁流连忘返。
景点位置
北京东城区故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