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彭州花园沟光化寺穿越时空的格列佛游记
在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悄然存在着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对于那些对佛教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里是一片难以忘怀的古迹。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如何探访这座神秘而又迷人的古庙。
道因法师,是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他与玄奘法师共同翻译了许多佛经。在他的圆寂之地——慧日寺,他选择了埋骨于四川彭门光化寺北岩。这块地方曾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在,却只剩下一些残留的历史痕迹。
《道因法师碑》是由欧阳询之子欧阳通所书写,李俨撰文之千古名碑,它详细记录了道因法师的一生和事业。在我们前往光化寺遗址之前,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往昔岁月里的气息,那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情感,让人不禁思考关于“或然”的概念——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平行世界?
据龙显昭《巴蜀佛教碑文集成》记载,唐代道因法师刻经之处正庵位于今彭县葛仙山花园沟中正庵。但当我们按图索骥寻找此地时,只发现了一座震后新建的葛仙观,而过去中正庵则据说在80年代因为两兄弟之间冲突而被焚毁。
我持有《道因法師碑》的拓片询问当地 道士,但他们对所谓的光化寺毫无了解。只有一个警惕的女道姑,对我们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疑虑,她认为我们可能是想要证实某个传说中的故事,从而夺取庙产。
这些现象让人联想到斯宾格勒提出的“假膺体”概念——即已失去文化内核但仍保留外表形式的事物。而如果人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对中华文化深度认同,那么“中国”这个概念便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在参观结束后,我们走进一家农家乐享用午餐,然后来到了山后的冰川漂石遗迹景区。此处原先是一片荒凉的小山谷,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充满商机的地方。不仅如此,除了两处晚清题刻以外,其余所有题字都是用电脑字体刻制,这让我感到非常愤慨。我开始思考,如果整个社会都接受这样一种缺乏文化内涵、只是表面的符号和形象,那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
电脑字体滥用的现象反映出的是我们时代普遍的人格特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梦见“僵尸”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心灵状况可能是一个转瞬即逝、没有生命力的工业复制品。
最后,在距村庄尽头的一个千年古树前,我默祷了一番,并且给附近宋塔做了修缮。我想,或许历史自有一套节律,就像我题数字于石阶上一样,以此作为对历史节律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