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漫步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探秘游记
在彭州花园沟光化寺遗址的历史足迹上,徐霞客漫步,感受着唐代道因法师留下的文化印记。道因法师与玄奘法师并肩翻译佛经,是一段令人敬仰的故事。他的生平和事业,被欧阳询之子欧阳通所书写成千古名碑《道因法师碑》。
我与同行十几人,在戊戌年二月二十五日踏上了前往彭县花园沟探访光化寺遗址的旅程。一路上,我们谈论着“或然的自己”这一神秘概念,试图解开“我是谁”的谜题。当我们抵达目的地,却发现原先中正庵已被焚毁,只剩下一处新的葛仙观。
面对不了解当地历史的人,我们感到既失落又无奈。在这个充满假膺体现象的地方,我们难以找到真正深刻的文化认同。如果人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那么“中国”这片大地上的意义将会彻底消散。
我们的午饭是在附近的一家农家乐享用的,然后我们继续探索了庙后的小山。这座山沟现在已经被开发成了一个收费门票的大型旅游景点。除了两块晚清题刻外,所有其他石头上的字样都用电脑字体刻制出来,这让人感到十分愤懑。在这个社会里,如果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表象,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含义,那么我们所处时代的心灵状况就显得非常可虑。
在这里,我扶了一棵古树,对它默祷。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的灵魂都是独特且宝贵的,就像那里的古树一样坚韧而有生命力。而那些只关注表面的复制品,不仅没有生命,也缺乏真正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时代如何误解和丧失了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手段。
离开此地,我们前往了附近的云居院宋塔。但就在那里,一位朋友突然提起修宪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时间似乎在重复某些模式。在前清戊戌年之后,又过来了第三个戊戌年,这是否意味着历史总会遵循某种节律?我悄悄地题词于石阶,以此作为对历史节奏的一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