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羽旅游网
首页 > 旅游资讯 > 杨震校书堂遗址

杨震校书堂遗址

杨震校书堂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校书堂又名草堂、三鳢堂,其遗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豫灵镇董社村皂角坡附近。 董社村南有塬,古称皇天塬、龙望塬。其地南依秦岭余脉,北瞰滔滔黄河,四周环塬,中凹如盆,古时常积水成湖,故称湖地。《后汉书。杨震传》载:关西夫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即指此地。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人曾藏书于龙望塬,后失其所。至东汉时,杨震父、汉靖节先生杨宝不应朝廷征召,在华阴隐居授徒,致力于经学的研究。一天晚上,他梦见先祖杨伯桥对他说:所藏书为某处,今尔子为名儒,启而行之,此其时也。天明,杨宝就命杨震依梦中先祖所指之地去搜求,果得一石函,其中所藏经书皆蝌蚪文字,且磨灭难认。于是,杨震就在此地构一草堂,校勘经书,堂也就命名为校书堂。 伴随千年间星移斗转,春秋交递,校书堂旋兴旋废,多次被移为寺庙,至明代时还留有遗迹。古《阌乡县志》载,明正统年间进士黄谏作《重修校书堂记》中云:昔关西夫子杨伯起筑堂于湖城县西四十里,名之日校书堂,至今千百年,是堂颓圮已久,而遗迹尚存,过者咸为起敬。国朝置阕乡县于湖城,迨八十年,尹斯邑者,莫此是念。正统辛酉(公元l441)春,东莱刘君梓尹于斯,视其遗迹,为之慨然,屡于新之。以寒烟草莽之中,而未暇也。乙丑,乃谋于教谕松兹、田琼辈,于黉宫之后建堂三大间,亦拟其名日校书,盖于邦人景仰于此而不忘也。杨震构堂校书后,从学者如市。相传曾有鹳雀衔三鳢鱼飞落讲堂前,学馆主持人取鱼向杨震祝贺说:蛇鳢者,卿大夫服饰之象征也,数为三者,取法三台也,先生至此升矣。杨震出仕辅政,鹳雀衔鱼的祥兆一时传为佳话,当地人便把校书堂又称为三鳢堂。 乾隆十二年(公元l747)阌乡县令梁溥又对堂进行了改建重修,并作《重构三鳢堂记》以记修缮事。古《阕乡县心志》记述:三鳢堂一名草堂,在县西四十里皇天塬北,即校书堂也,杨震寓此,筑以校书。唐改为寺,以僧主其香火,明成化末,犹有僧守,后废。国朝乾隆十二年,知县梁溥访其故址,于华严寺后得明嘉靖间遗碑,只存关西夫子杨伯起校书处数字,余皆漫漶不可识,因复构堂为文记之。史述,在校书堂附近,还有杨震居住时留下的井堂和阿对泉遗址。井堂在校书堂北,杨震亲手而构。唐时曾改为开元寺,后为水淹没。明嘉靖年间河崩,人们曾在遗址处挖出许多五彩斑澜的石子,还发现了王右军所书的一块石碑。阿对泉因是杨震家童阿对所开而得名,史其与龙望塬上玉娘、马趵两汪清泉同为一流,水面面积很大,可供数千学子饮用及灌溉农田,故泉在当时较有名,被记入史志。唐代有个叫吴融的人,客居阌乡时,曾住在阿对泉畔,并写诗抒怀,其中有: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句。 时隔千余年,讲堂、井堂、阿对泉皆随着历史的变迁化为云烟,新时代的龙望塬人已没有几个能指出它们当年存在的具体位置,也没有几个能道出它们的来历原委,唯有关西夫子杨震的美名依然脍炙人口,千秋传颂。李春魁有《三鳢书屋》诗:乱水流花绕旧居,不知岁月几乘除。 道旁摩洗残碑读,疑是当年蝌蚪书。 唐胡曾亦有《校书堂》诗: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明正德间获廷试第一的杨慎为杨震后裔,亦有《校书堂》诗一首:碧玉岩前是故乡,路旁遥指校书堂。 今来带剑骑征马,羞向关中道姓杨。

标签:

猜你喜欢

广州疫情最新情况 三亚自驾游海南...
为什么选择三亚自驾游? 在寻找适合放松身心的旅行目的地时,很多人都会考虑到海南三亚。这个位于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以其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温暖的气候著...
全国疫情最新情报 硬邦邦的RB背...
坐在硬邦邦的RB上面写作业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阳光透过窗户,斑驳地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坐在硬邦邦的轮椅(简称RB)上,手中握着一支笔,一张白纸铺开在我的面前...
下载旅游网 妖魔鬼怪的末日...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一个经典的情节——“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这段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四人向西天取经的旅途中。在他们行进的路上,一座荒凉的大山里居...
中国十大文旅公司 花季V3.0....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的季节里,青春如同一场盛大花展,每个人都成了其中的一朵独特而灿烂的花朵。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花季V3.0.2黄”,这不仅仅是数字...

强力推荐